更新時間:2017-06-10 點擊次數:3759
我國鐵合金的產量逐年遞增,且總體維持了比較高的增速。從2011年到現在雖然鐵合金產量增速呈現逐步下滑態勢,但是依然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速,中國鐵合金產量的持續快速增長,使得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鐵合金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我國的鐵合金產量約占世界產量的40%。
2008年以前,我國是鐵合金產品的凈出口國,當時年出口量超過300萬噸,而進口量在2008年時為131.5萬噸。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國內對鐵合金的消費需求大幅下滑,再加上中國鋼鐵產能的大幅擴張,對鐵合金的消費需求增加,致使我國鐵合金的出口大幅減少而進口大幅增加。
由于我國近幾年對硅錳出口征收高達20%的出口關稅,再加上硅錳價格的持續低迷以及國內產品的高成本和激化的國際貿易摩擦,近幾年我國硅錳合金的出口持續下滑。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 2016年中國鐵合金出口數量為35萬噸,同比下降4.7%;2016年中國鐵合金出口金額為7.2億美元,同比下降17%。
中國鐵合金出口數量統計圖
雖然綜合來看,我國的鐵合金表觀消費保持平穩快速增長態勢。但是,表觀消費并不等于實際的消費。由于鐵合金當中有90%以上的比例直接用于煉鋼,另外不足10%的比例用于鑄鐵、有色金屬冶煉等領域,可見我國硅錳供應略有過剩,而硅鐵供應過剩較多。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指出,鐵合金實質上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品種,國際貿易程度并不高,其供求主要受國內環境影響,所以未來上市的鐵合金期貨品種會像其他鋼材期貨品種一樣,受國際市場的影響會相對較小,價格預計會主要由國內市場主導。
總體來講,目前國內鐵合金行業還面臨著礦產供應難以滿足,易受外圍市場擠壓、行業內企業集中度太低、綜合競爭能力較弱、產能過剩嚴重、消費需求增速放緩等多方面的問題,因此現貨企業也非常有必要利用期貨工具來規避風險,提升企業競爭力。
- 上一條:為什么冶煉中有時改換二次電壓
- 下一條:為什么要清理掉銅瓦與水圈上掛的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