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煉中如何加“回爐鐵”?
更新時間:2017-06-04 點擊次數:4083
我們習慣上將澆鑄噴濺的碎鐵、精整剩下的小塊鐵和修砌鐵水包前清出的剔包鐵等叫做回爐鐵。這些回爐鐵均應返回爐內重熔,以增及產量和降低單位電耗。
因為加入回爐鐵后,爐內導電性增強,電極容易上升,如果爐況不正常時加入回爐鐵,爐況則易惡化。因此,必須在爐況較好,特別是在電極深而穩的的插入爐料的情況下,才可以加入回爐鐵。
加入回爐鐵應注意如下幾點:
1.收集的回爐鐵,必須是同一品種的硅鐵,嚴禁加入其它品種鐵合金。
2.加入回爐鐵之前,應進行挑選,加渣嚴重和含硅量過低的都不要加入爐內。
回爐鐵的塊度不要過大,以50毫米為宜。
3.回爐鐵應加到爐心或加到插入爐料中較深的電極的內側。出鐵口向電極插入較深,同時回爐鐵的含硅量較高,也可以加到此相電極的內側。
叫小容量電爐,回爐鐵要加到電極的周圍。
嚴禁回爐鐵碰撞電極。
4.回爐鐵應在出鐵后,根據爐況加入爐內,每次加入量不宜過多,以減少電極波動。
5.出爐的產品含硅量較低時,不要加入回爐鐵,防止產生廢品。